本文共859字

經濟日報 編譯林文彬、吳孟真/綜合外電

美國6月貿易逆差縮減至近兩年來最小,比5月減少16%,減幅大於市場預期。隨著企業進口回落,顯然扭轉關稅威脅帶動進口商品今年稍早激增的態勢。

美國商務部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為602億美元,比5月的717億美元減少16%,是2023年9月以來最低。經濟學家原本預估,美國6月貿易逆差將達到626億美元。

美國6月進口為3,375億美元,比5月減少128億美元或3.7%,反映商品進口額寫下2024年3月以來最低的影響,出口微減0.5%至2,773億美元。

從項目來看,美國6月消費者商品進口降至2020年9月以來最低水準,工業用品和機動車輛進口也下滑,資本設備進口則上升。

這份報告顯示,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公布全面性關稅前企業採購商品的熱潮,可能隨著許多關稅隨後暫停或調降而逐漸消退。根據上周出爐的官方初估預估,美國第2季經濟年化後成長3%,其中淨出口貢獻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5個百分點,與今年前三個月為成長率帶來歷來最嚴重拖累的情況形成對比。

川普上周發布一連串通知,告知許多貿易夥伴8月7日起將提高商品進口關稅,稅率介於10%至41%。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目前美國整體平均關稅稅率,已從川普1月重返白宮前的2%至3%上升至18.3%,是1934年以來最高。

產業專家認為,由於關稅和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導致貿易路線改變,以及運能高於需求,亞洲至美國海運費率今年將進一步下跌。根據航運分析業者Xeneta數據,亞洲至美國西岸貨櫃平均現貨運價6月1日以來下跌58%,至東岸下跌46%。

Xeneta技術和數據長德維塔說,「全球運能嚴重過剩將持續牽動市場。中國大陸對美國貿易低迷,歐盟經濟也不太景氣,由於航運業者積極試圖維持高運費,空班航行(blank sailings)和航班取消的情況會很常見。」空班航行是指取消或跳過原定停靠港口或航線。

Veson Nautical海事分析師米爾福也預期運費今年下半年將持續下滑,原因是進入市場的貨輪可能增加,關稅政策和全球需求降溫等不確定性揮之不去,也持續增添壓力。

美6月貿易逆差兩位數縮減 大於市場預期 反映企業拉貨效應逐漸消退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