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23日引述白宮高級官員說法,川普政府正考慮大幅削減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以緩和與北京的緊張關係,現行145%到245%的對中關稅,可能降到50%至65%之間。
川普(Donald Trump)近來不斷釋出美中貿易戰走向緩和的消息,他22日再度表示,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將「大幅下降」。因為目前對中國加徵的145%「非常高」,未來不會保持這樣的水準,但也不會降到零。川普還表示,他會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表現得非常友善」。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獨家報導,部分知情人士表示,川普尚未做出最終決定、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而且目前白宮還在考慮多種方案。除了將稅率直接降為50%至65%,也包括眾院中國問題委員會去年提出的分級方案:對沒有國安威脅的商品徵收35%的關稅、威脅美國利益且具有戰略價值的商品至少徵收100%,並且在5年內分階段實施。
中國方面23日表示對美中貿易談判抱持開放態度,不過北京方面也警告,不會在白宮持續威脅的情況下與美方進行談判。與中國官員有往來的人士透露,中國決策圈將川普22日的示好言論視為美方的讓步跡象。
不過白宮方面並未證實《華爾街日報》說法的真實性,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僅稱:「川普總統已明確表示:中國需要與美國達成協議。關稅的決定將直接由總統作出,其他任何說法純屬臆測。」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3日稍晚也對媒體表示,川普尚未提出單方面取消對中關稅。
全球經濟警報可望解除?
雖然關稅大戰趨緩對全球市場與投資人來說都是個好消息,但《華爾街日報》也警告,即便把對中關稅砍半,這仍然意味著兩國之間的貿易可能在短短幾個月之內枯竭。因為50%到65%的關稅水準,意味著美國市場對許多中國電機和設備製造商及其他產品幾乎關閉。
一些接近白宮的人士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川普有很大的空間降低對中關稅,同時仍然可以朝著美中脫鉤的目標努力:「這有點像是一種壓力閥的釋放,但實際上並沒有做任何事情。」不過與過去一個月的相互提高稅率與針鋒相對的發言,美中政府目前確實對達成協議表現出相對開放的態度。陳立武上任後第一刀!英特爾又傳裁員,此次預計縮編2成、約2.1萬人面臨失業更多文章
《華爾街日報》先前報導,川普政府原本計劃利用關稅談判來壓迫其他貿易夥伴實行「孤立中國」的目標。不過貝森特也表示,美中之間仍有空間進行貿易協議談判,但這必須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直接進行。隨著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川普也表示他希望習近平能給他打電話,但是到目前為止,北京那邊卻悄無聲息。由於中國財政部長藍佛安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正在華府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春季會議,如果他們能與美方官員討論相關事宜,情況可能會有改變。

川普除了正在考慮大幅調降中國進口商品的重稅,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他也計畫豁免汽車製造商部分最嚴苛的關稅。《金融時報》根據兩位知情人士說法,稱這次豁免將涵蓋中國進口汽車零件的關稅,這些關稅原本是川普為了打擊芬太尼生產而制定的。同時,針對鋼鐵和鋁材的關稅也將被豁免。但川普此前對所有外國製造汽車徵收的25%關稅仍將保留,針對零件的另一項25%關稅也將如期於5月3日生效。
《金融時報》指出,美國此前已將汽車排除在針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之外,但美國車廠最近幾週仍持續要求更多豁免。川普若確定讓步將被視為汽車產業的初步勝利,也顯示出川普在面對關稅可能推高美國汽車價格、擾亂供應鏈並導致就業流失的擔憂下,在其最具攻擊性的關稅政策上再次選擇退讓。汽車大廠斯特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董事長艾爾坎(John Elkann)警告,川普的貿易政策正在威脅歐美汽車產業的生存;另一位高級車廠的高管則表示:「我們已敦促政府不要層層加碼這些關稅,因為這將嚴重危及我們產業的健康發展。」
這次豁免也說明川普對於其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市場震盪和與美國經濟的可能衰退,開始採取更靈活的態度,並願意為特定行業提供優惠條件。本月稍早,川普宣布針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但隨後又設置90天的寬限與談判期。川普政府上週表示將豁免筆記型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但稍晚可能對這些產品徵收其他形式的稅款。川普上週也曾暗示,將為汽車業提供「幫助」。陳立武上任後第一刀!英特爾又傳裁員,此次預計縮編2成、約2.1萬人面臨失業更多文章